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热水墓群:跨越千年历史,重现多民族文化交融之

来源:青海民族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杨红霞 报道)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一个普通的西北小镇。因1982年的一次偶然发掘,让这里尘封千百年的历史被人们所认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杨红霞报道)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一个普通的西北小镇。因1982年的一次偶然发掘,让这里尘封千百年的历史被人们所认知。

1983年,热水墓群荣登“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1996年,再次成为当年的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同年11月,热水墓群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丝绸之路沙漠线路”系列申报点;2012年,热水墓群再次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2020年,“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荣膺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从1982年至2014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对热水墓群进行了历时33年的考古发掘。该墓群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吐谷浑、吐蕃墓,有封土墓300余座,经考古确认的墓葬共有232座。作为青海境内面积最大、保存封土最多的一处吐谷浑、吐蕃墓地,其墓葬数量之众、形制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出土的文物涉及范围之广、历史跨度之大,让人印象深刻。

都兰县博物馆展出的4个专题历史文物,把各族人民的历史记忆聚集在1670平方米的展厅内。无论是古丝绸、岩画、棺板画精品展,还是德都蒙古文化展厅,都彰显着浓浓的人文情怀、历史印记以及各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

作为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宝库,都兰县文物管理部门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积极申报文物保护项目,一批安全隐患严重的文物保护单位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热水墓群是青海省海西州重要的文化遗产,在促进青海省文化传播以及带动当地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促进当地社会、文化、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

【来源:青海新闻网】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助理馆员白文龙介绍说:“热水墓群对研究古代吐谷浑、吐蕃地区特有的丧葬习俗、陵寝制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热水墓群出土文物数量多,类型丰富,几乎囊括了唐代所有的品种,其中一件织有古波斯人使用的钵罗婆文字锦,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唯一一件8世纪的波斯文织锦。这些文物的出土,充分证明这一地区是丝绸之路沿线东西方物资交流融合和东西方文化繁荣发展的中心。”

文章来源:《青海民族研究》 网址: http://www.qhmzyjzz.cn/zonghexinwen/2022/0801/398.html



上一篇:青海省蒙古族研究会土司历史文化专业委员会成
下一篇:青海省科技厅召开建设青藏高原蕨麻产业研究院

青海民族研究投稿 | 青海民族研究编辑部| 青海民族研究版面费 | 青海民族研究论文发表 | 青海民族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青海民族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