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海民族研究版面费是多[11/04]
- · 《青海民族研究》投稿方[11/04]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_晚清隆务昂锁与热贡社会秩序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部落秩序:隆务昂锁与“热贡十二族”部落联盟 第一节 热贡部落组织结构及其关系探析 第二节 隆务昂锁的部落盟主地位与社会特点 第三节 隆务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部落秩序:隆务昂锁与“热贡十二族”部落联盟
第一节 热贡部落组织结构及其关系探析
第二节 隆务昂锁的部落盟主地位与社会特点
第三节 隆务昂锁与部落社会间的互动
第二章 宗教秩序:神圣与世俗的资源交换
第一节 热贡地区政教合一制的建立
第二节 隆务寺政教集团代言人——隆务昂锁的双重身份
第三节 两大寺院集团权势角逐中的隆务昂锁
第三章 政治秩序:热贡地区基层管理
第一节 国家秩序建构下的热贡地区
第二节 隆务昂锁与晚清地方政府的互动
第三节 清廷介入热贡区域社会的藩篱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文章摘要:部落社会作为讨论人类社会演化与国家诞生议题的基本着手点,并非只存在于前国家社会。以部落社会为底色的青藏高原北部的“热贡十二族”作为王朝国家框架下仍存在的部落联盟,其权力结构与社会秩序在国家政权与部落社会的互动下逐步建构。反之,后者亦反映着独特的社会特质。有清一代,隆务昂锁作为甘青地区老牌宗教势力隆务寺与部落家族势力相结合的地方势力派,不仅是隆务家族“世袭土官”、“热贡十二族”部落联盟盟主,同时还是隆务寺政教集团的代言人。隆务昂锁所辖族份在流变与壮大中,在军事、安全、宗教等因素驱动下打破血缘及家族惯性,形成地缘性部落联盟机制。这不仅反映了甘青藏区部落社会共性,还体现了热贡地区独特的社会形态。隆务寺为发展、巩固宗教势力,常常以魅力型宗教权威为条件积极寻求与地方政治势力的结合及国家权力的认可,形成了独特的隆务政教模式。隆务寺在改宗格鲁派前为萨迦派寺院,是隆务家族创建和扶植下的一座寺院。明末,隆务寺改宗格鲁派后建立了以夏日仓活佛为最高精神领袖的政教合一制,但隆务昂锁仍作为政教代言人掌管热贡地方事务。隆务昂锁与隆务寺代表的部落权力与宗教权力的结合动因与方式独具区域特色。随着清廷将部落权力、宗教权力纳入国家权力体系下,隆务昂锁获得半官方地位并成为地方政府介入热贡地区基层管理的凭借。但热贡部落在资源匮乏的生存环境下及“部落的道德”等传统价值体系下常常发生部落冲突及分化。即便是宗教集团间的势力竞争,也不过是披着“神圣”外衣的跨地域性的资源争夺性部落战争。晚清政府出于统治成本的考量及对民族地区“羁縻之治”的延续造成了国家权力在藏区基层社会的局限性。晚清隆务昂锁在部落权力、宗教权力、国家权力交织下的热贡地方社会网络下扮演着多元角色,勾勒出热贡社会秩序的多面向。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27204/d.cnki.glzhu.2021.002444
论文分类号:D691;B947;K252
文章来源:《青海民族研究》 网址: http://www.qhmzyjzz.cn/qikandaodu/2022/0131/375.html